本報記者 王小波 冀中版記者 王文靜
  眼下,國學教育已然成為一種“素質”和“時尚”。伴隨著國學進校園的步伐,如今,每個蒙童幾乎都能搖頭晃腦背誦一段《三字經》或《弟子規》。但國學究竟是什麼?要對社會和教育發揮怎樣的作用?眾聲喧嘩之中鮮有人回答,在多數學生和老師心中都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拍古裝戲?漢式婚禮!
  冷寂了數十年的國學教育已在神州大地上悄然升溫
  悠揚的古樂聲中,一對身著漢服的青年男女步入華堂,在眾人註視之下,先後完成了沃盥禮、對席禮、同牢禮、合卺禮、交拜禮、結髮禮、執手禮,一場穿越時空的漢式婚禮吸引了眾多獵奇的目光。這是石家莊一機構日前舉辦的漢服文化節。現場還有身著漢服的女子翩翩起舞,古琴演奏、書畫表演、兒童誦讀等。
  幾年前,這樣寬衣廣袖的著裝總能令路人側目,而今市民早已見怪不怪。石家莊市石門公園是漢服愛好者的一個聚集地,經常有身著各式漢服的年輕人在此出入,不明就里的老人還以為這裡正在拍古裝戲。
  這些行頭還是各種成人禮、誦讀大賽等活動的標準裝束,每逢清明、七夕、重陽等節日,都有人以此回歸傳統。今年清明期間,石家莊植物園就推出了對身著傳統服飾的游園者免票的政策。一些商家為招徠生意,亦常以漢服表演作為小插曲。
  周末的槐北公園,常有家長圍坐在一起,領頌《老子》、《易經》,跟讀的童子還未達到上小學的年紀。
  古色古香的教學樓,牆上掛滿了各種國學經典,會議室里還有一幅學生們演繹的《百子圖》。每周一節的國學課上,學生們都要穿著漢服在國學堂里誦讀經典。上午9點,學生們做完課間操,一邊口念《弟子規》,一邊做學校編的國學操。這是石家莊市某小學經常上演的一幕。這種現象並非孤例,不少學校在對外宣傳時,都把國學教育列為一大特色。
  石家莊市橋東區幾乎所有小學都開設了國學課程,有的作為專門的課程,有的是每天誦讀十五分鐘。
  眾多私立幼兒園也把國學特色作為招生亮點,蒙童讀經的景象在家庭和校園中都不少見。每到周末,石家莊的王女士都要給四歲的兒子檢查國學課作業。搖頭晃腦地背過兩首詩之後,這個剛上幼兒園小班的男孩又拿起ipad玩了起來。現在,他可以輕鬆地背誦《三字經》、《三十六計》。
  高校學子也有不少人“被讀經”。保定某高校學生投訴,校方將背誦《弟子規》與考核、助學等捆綁在一起。記者向校領導求證時,對方矢口否認,不過,該校校園內時常可見正在背誦《弟子規》的學生和輔導員,“要是背不過,我就慘了。”一位輔導員神秘地笑著說。
  冷寂了數十年的國學教育已在神州大地上悄然升溫。
  死記硬背還是潛移默化?
  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只知道背經典,有時候也是一種負擔
  錶面的熱度背後,教育者和家長心中還有許多待解之謎。
  學習國學,對家長來說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孩子回家以後會主動去查資料,給家人講一些剛剛學到的禮儀故事。”一位四年級學生家長說。而記者隨機採訪了4位六年級學生,他們都提到了“伯牙斷琴”的故事,認為這個故事讓自己對友情有了新的認識。
  如果孩子能做到“冬則溫夏則凊”、“親有疾藥先嘗”,則令家長欣喜不已。
  在獨生子女為主角的當下,能做到這樣的孩子只是鳳毛麟角。石家莊市內不少小學生,都能脫口而出幾句《三字經》、《弟子規》等,但除了會背,對文中具體的含義並不是很明白。
  不少低年級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建議學校在4年級再開始教授國學課,“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只知道背經典,有時候也是一種負擔。”一位家長說。
  “小小的孩子就會《三十六計》,可是背會了之後他能從中學到些什麼呢?”幼兒園家長對此有些憂慮。
  石家莊市某區一位教育部門負責人認為,低年級學生學習國學,更多的是對記憶力和語感的訓練,到了高年級才能進行理解性的教學。低年級學生通過背誦國學經典文章,可以提高識字量。某校一位初二學生說:“小學背過的國學經典都不記得了,可是現在背課文很容易。”
  有研究表明,15歲以下正值人類記憶高峰,最大限度的背誦能終身不忘,孩子記憶力打開後有助於開啟智慧,符合教育經濟學原理。
  但也有人擔心,這種死記硬背是一種灌輸教育,違反現代教育理念。不能因為某個校領導的偏好,讓所有的孩子都去“讀經”,合理的方式是依據興趣讓孩子自願參加。
  部分學校希望通過國學教育來改變學生價值觀和人生觀,而很多家長反映,這種效果在有些高年級學生中效果明顯,整體而言,差強人意。
  誰編教材?
  市面上流行的各種國學教材,糊弄的居多
  家長對國學教育的擔心,不僅是兩種教育理念的衝突,亦隱含著他們對現有教材和師資缺乏足夠的信任。
  大規模的國學熱自本世紀初興起以來,起先是各種儒家經典在市場上熱銷,繼而各路電視講座明星的作品登上暢銷榜,其後是一擁而上的少兒國學讀物。
  目前,全國各地都沒有統一的國學教材,學校和社會國學班使用的教材種類繁雜,對於各階段學生應該學習哪種程度的教材也沒有統一的標準。記者在各個學校看到,很多學校是從社會上購買的教材。石家莊市一所小學負責人介紹,該校只有一二年級的學生有國學課,選擇教材的標準是看書本的視覺效果如何,是否有圖文、註釋以及故事。
  2009年9月,石家莊橋東區教育局編撰了一套國學教材在該區所有小學進行了推廣。該局新聞發言人說,此前各個學校有的有自己編的教材,有的是從社會上購買,標準和書籍質量都不統一,同時還涉及到向學生收費的現象,因此教育局編了統一的教材免費提供給學校使用。
  各界對教材選編有不同的視角,有的主張忠實國學經典原著,不作刪減和節選,有的則主張由當代人對典籍進行新編。後者認為,任何經典如果不契合兒童的心性和視角,不與時代價值融和,難免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教育便淪為負擔和說教。2010年,一本上世紀30年代的《開明國語課本》突然在社會上流行開來,它簡練的文字駐留著傳統文化之根。“當代人就缺乏《開明國語課本》,市面上流行的各種國學教材,缺乏專業人士的精心遴選,沒有經典,也缺乏課程標準和系統性,糊弄的居多。”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感嘆。
  何人授課?
  有些老師礙於自身的文史哲素養,僅僅是讓學生背過了事
  與缺教材相較,更缺的恐怕是師資。目前,石家莊各小學的國學老師有兩種,一種是本校的語文或品德老師兼任,一種是外聘的國學老師。很多學校是先由外聘老師教學,再培訓本校老師擔任,但外聘人員也是良莠不齊。
  一位國學老師告訴記者,很多學生對國學經典中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常識很感興趣,但有些老師礙於自身的文史哲素養,僅僅是讓學生背過了事。個別學校湊不到老師,臨時讓“副課”老師頂崗,學生很難從課堂上得到“正解”,對經典的解讀令家長啼笑皆非。
  而培養國學師資並不能一蹴而就。近年來,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將詩詞過級納入本科教育計劃中,推行得較為艱難,個中原因,相關老師認為,“許多中小學語文課都是程式化教學,為了應考而教學,搞標準答案,缺乏個性化講述,學生們很難從這樣的教學中獲得美感,容易喪失學習興趣。”這導致許多大學中文系學生不能把古典詩詞的意蘊講出來。
  國學不僅是古典詩詞和幾部經典,它囊括中國古代和現代的文化和學術,包括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範疇。教授國學,對老師自身來說,也是一個漫長的修煉過程。
  國學教育不能流於形式
  勿讓國學變作一門高深的外在學問
  國學教育面臨的困難重重,為何熱度不減?業內人士指出,這和當下社會各領域的失範有某些內在聯繫,人們試圖回溯源頭,以古人的優秀品質和風骨來輓求當下的世道人心,或是從塵世浮華中尋找心靈的慰藉。
  而國學進校園也迎合了國家提倡的素質教育。令人不安的是,在先天不足、後天冒進的背景下,把國學作為素質教育的抓手,可能正流於形式———“如同城市主政者熱衷於建高樓、廣場這些看得見的地上工程一樣,國學也是學校素質教育成果豐富的領地。”一位老師提醒,身著傳統服飾的童子們,他們的各種表演都能給家長或教育部門愉悅的觀感。
  “頭懸梁,錐刺骨,勤有功,戲無益……”校園裡傳出朗朗讀書聲時,社會上的反思並沒有停歇,如果死守延續千年的經典和形式,又如何與現代接軌,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和創新能力?
  “作為一種中國學術,國學的根本不在記,而在道,我們應該閱讀經典,體驗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探尋他們心中最美的情感,更不是一味地推廣漢服社、推行繁體字、行古禮,做足形式上的功夫。”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曾智安說。
  曾智安註意到,如今很多的國學培訓和推廣過於註重形式,瞄準了家長心理,把國學誇張為醫治百病的良藥,最應該給學生講透的傳統文化卻淪為短板。許多培訓機構沒有這樣的資質或能力,或出於熱心辦壞事,或是想混水摸魚,流於形式的教育煩了孩子、苦了家長,只會讓國學熱快速降溫。“哪怕不穿漢服,內心也充滿仁愛。”他認為,國學教育完全可以去繁用簡,去除極端和形式,勿讓國學變作一門高深的外在學問,而是切近生活,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心性,學會與他人相處,讓他們在以後的學習中能與中國古代最優秀的人進行心靈對話。
  我們應該不拋棄傳統,也兼收並蓄,看清世界發展的潮流。在繼承國粹的口號下,有些人與現代社會漸行漸遠。上世紀末興起兒童讀經潮後,國內零零散散出現了全日制的私塾,一些讀經十幾年的孩子已經到了大學畢業的年紀,這些滿口義理的孩子,卻被一個現實問題困擾——— 不知道自己怎樣面對社會,甚至敲不開大學的校門,自己所學的知識在社會上根本用不到。如何就業?如何生存?都是他們面臨的嚴峻問題。這些脫離現代教育的孩子未來在哪裡?
  (本版皆為資料圖片)
  (原標題:國學,到底要學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70sassh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